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传统美术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曲 曲 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手工技艺 民 俗 传统医药 传承人目录

传统舞蹈

传统舞蹈

千阳八打棍

 申报地区或单位:千阳县文化馆

 

      千阳八打棍属社火游演中的一个民间舞蹈节目,流传于宝鸡市千阳县寇家河乡龙槐塬村。八打棍属家族传承,最初由两人对打,称作“双头棍”,后来为了强化表演的整体气势,增加至八人表演,故称八打棍。表演时分为两组,舞者肩扛五尺棍,在铿锵、激烈的锣鼓声中从两侧上场,站成面对面的里外两层圆圈。里圈人按顺时针方向对打,外圈人按逆时针方向对打,在相互移动位置的过程中,里圈四人与外圈四人都要彼此相互对打一遍,打完后分两队下场。八打棍的棍法有绕棍、转身绕棍、弓步点棍、交叉打棍、对打棍、挡顶棍、挡膀棍、挡腿棍、扫堂棍、磕棍等十余种。

      八打棍的表演讲究集体性和真实感,要求动作协调,变化统一,配合默契;表演者要精神抖擞,动作有力,对打准确。表演时不论挡顶、挡胯、挡腿、扫堂、磕棍等动作都要求真棍实打,每个动作称“一环”(即打一圈),打时动作洒脱,步履稳健,激烈有力,情绪昂扬,时而两棍相击,时而挥棍扫堂,两棍相击对打发出的抨击声为锣鼓伴奏增加了音韵变化。舞者刚健的气质、威武的形象犹如古代士卒操练,又似民间拳师在强身练武。

      八打棍的表演服饰为穿黑色中式对襟服,头戴武士帽(戏剧称英雄帽),下穿灯笼裤,扮着传统戏剧中的武生形象。道具为五尺长棍八根,棍为红、黄两色组成,舞时富于色彩变换,神秘莫测。伴奏乐器为鼓、铙、锣等传统打击乐器。

      八打棍以民间拳术器械对打的表演形式在民间舞蹈中较为罕见,对于研究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历史渊源、舞蹈与民间拳术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千阳八打棍已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