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化
2023年宝鸡文化 2022年宝鸡文化 2021年宝鸡文化 2020年宝鸡文化 2019年宝鸡文化 2018年宝鸡文化 2017年宝鸡文化 2016年宝鸡文化 2015年宝鸡文化 2014年宝鸡文化 2013年宝鸡文化

2016年宝鸡文化

2016年宝鸡文化

点墨染青赏俊海

2016/07/12 作者:  点击数:

——宝鸡华厦老年大学书画老师野石速写 

    记得十几年前西安的一次书画展上,笔者信步在展厅里浏览。一幅国画前,那画境、色感及题款令笔者伫立许久。询后欣喜,原为宝鸡同乡所作。因笔者不会舞墨弄笔,仅是喜好闻些书画之香罢了。日久此记忆淡去。忽一日,见宝鸡华厦老年大学里,数人围拢看人做画。笔者也挤前凑兴,一位形洒脱,容矍铄,气豁达、神飘逸且留灰白长发的长者,神态淡定地在署名。见之心头一震,眼前一亮,宝鸡此画与西安彼画,是为同一人所做?野石——是他!

 

画艺皆深惟行家

 

在华厦老年大学的山水画三班,还是花鸟画一班、三班,教室墙壁上时常挂满学员的画作。野石老师不是在讲评作业,就是在为学员作品补笔,那神情兼备的授课方式,使学员们在轻松乐学的气氛中,画艺日渐长进。你看他在教学做画过程中,笔端哪一部分怎么蘸色调色,哪一笔着色轻重融合点缀花鸟特征,哪一虬干枝叶、山石云水如何入笔见形,他边讲授边挥笔,还不时述说些古今行内人士的趣事,数十名学员就低站高地静气围观。那场景那氛围他常笑道:冬天人围的他全身都起痱子了。虽为戏谑之言,却透视出师生融为一体、和谐共学的良好班风。

一次学习画竹的讲评课上,笔者亲临并以拙眼观一自认不错的学员习作,可经野石老师的轻笔重墨一勾,即泼洒出竹结那峥嵘傲骨之气;侧峰淡黑的两笔,更暴露出竹叶那凌然剑气之神。随之他洗笔后的悬腕轻甩,笔尖散落色迹深浅不一的水滴,跃入画面竹根露白处,顿使原画气韵生动、意趣提升。后落下“春雨贵似油”的题款,看似为俗,实为社会寓意之深。此画寥寥妙笔的点化,使围观学员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诸如类似的情景甚多,可以窥见野石老师技艺的臻熟和思维的敏税。

    又见野石老师在课余偷闲的名为“禅茶一味”画作:一和尚背朝茶具、倚石偏头,姿态意欲独饮又止,又像视等他尔邀坐。揣摩画境,令观者扪心,真是其画意雅致而功力至深的脱俗之笔,由此彰显出野石老师自成意趣的个性画艺。纵观《野石书画集》(2013 年版),论山水、花鸟画,每每给人一种色墨相映成趣,空灵秀绝、灵感拓展的含蓄空间,同时也浸透其韵高趣雅、立意灵动、意境博远的高深境界。特别是仿元四家山水屏的杰作,直达高仿逼真之效,足以见得他数十载扎实的国画功底。再论行楷、草书、长卷的字法,行气流畅,运笔老到,大字气势夺人,小字典雅秀娟,实乃非心浮气躁者所能。

 

书道挥毫为高手

 

    如你有兴趣,可进入行书中级二班教室,听听野石老师那看似随意解字的讲授,那随心讲述的字体结构,那随手书写的字架摆布,再配以他那绘声绘色的通俗解说,真真给人一种赏析书法艺术的惬意享受。野石老师予人容貌慈祥,随和易交之感,可在讲台上或在评讲学员作业和现场指教时,那可恍如两人,其严谨认真,执着授人的教风使学员们敬佩至极。用他言所说:写作业就要像写检讨一样。此话虽为风趣调侃,确让人有感鞭策在身。

野石老师擅长于山水花鸟绘画,亦精通于行书技法。他执教行书已有八年之久,课堂上他用白粉水在黑板上教写行书的一笔一划,同时以楷书,行草、甚至篆体写法,旁征博引地比照行楷的大异小同和运笔常识,让学员们的视觉思维洞开。其对各体字法的掌握,表现出研习书道甚多,流露出书卷气足之魅。另外,他示范作品时,用笔朴茂恣肆,趣味高古;行笔灵活自如,点划不带雕琢气息。一时间,笔尖若飘浮云,一时间,笔端娇若惊龙,精气合拢,腾然纸上,赢得围观人群赞叹不已。尤以他的书画落款和应邀学员作品的题字,可谓一佳笔。无论是古代诗词曲赋,还是现今妙语奇句,他看似顺手流泄的传神几字,则显现出他文化底蕴之丰富。

    君可见野石老师常写的猴形“寿”字,那猴头、猴面、猴尾的俏皮形象,惹人喜爱。而奥妙之笔在猴身后处,用侧峰墨彩,轻点两下,遂呈上一颗仙桃,立马平添几多乐趣。其寿字以草体笔法相融画感,一气贯通,独见他的艺术修养和自家风格的张力。

    野石老师,六岁时拜师研磨,临池不辍,军营锤炼二十一年手未歇,厂矿历练二十载笔不停,其间,被荐入美院深造。今值持杖之年,仍在艺海里泛舟。他生性自我,毫无机巧与浮华,不事世俗沉浮,不言大论泛谈,执意潜心创作,均以面世的笔精墨妙的书画上品,折射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境心态,使其本性的精、气、神亮人眼目,尽让吾与汝等仰慕而欽佩。

    笔者和野石老师从面识到熟知,时间不长,却有性格相投,情趣不二的结交甚晚之憾。他好两口但无醉,常与其三杯下肚,唯透出生命的本真。“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的太白遗风,在他的书画作品中全然坦露。静心观赏之下,方能读出另一番逸趣横生的酒韵之美。

    “字是画出来的, 画是写出来的”。此语为野石老师学艺生涯的体会箴言,细细思哉,颇有学书作画的实践哲理。涉足者,谁人难不成有所悟之?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