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传统美术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曲 曲 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手工技艺 民 俗 传统医药 传承人目录

民 俗

民 俗

炎帝陵祭典

 申报地区或单位:渭滨区文化馆

 

      宝鸡是炎帝故里,据传宝鸡地区的炎帝祭祀活动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炎帝又称神农氏、赤帝,约在5000年前,炎帝因误尝火焰子(俗称“断肠草”)而逝于宝鸡天台山,黄帝闻听后,急速赶往天台山祭奠,现在天台山还留有烧香台遗址,传说为黄帝祭祀炎帝之地。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秦人开始祭祀炎帝、黄帝,开创了官方祭祀炎帝的先例。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自称“赤帝之子”,设“畤”祭祀炎帝。汉武帝在位期间,也曾多次到雍地设“畤”,祭祀“五帝”。延至唐代,神农镇浴泉村民开始建庙祭祀。到了清代乾隆三十年,重修神农庙,今留《重修神农庙九龙泉碑记》残碑一通。此庙重修后,于民国二十年前后和建国前又修缮过两次。与此同时存在的还有今金台区神武路神农庙一座,亦名“先农祠”、“先农坛”。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宝鸡县志•建制》载:“每年部颁日期,前期致斋三日。主祭官俱穿朝服,齐集坛所”,举行“祭礼”。 建国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浴泉村神农庙在1957年的破除迷信中拆毁,金台区神武路神农庙改为神武路小学,祭祖活动亦随之中止。

      20世纪80年代初,祭祀炎帝活动开始在民间兴起。90年代初,在原河滨公园(现“炎帝园”)易地重修了炎帝祠;在常羊山重修了炎帝陵。自此,每年的清明节、炎帝祭日,都在炎帝祠、炎帝陵举行规模宏大的祭祀典礼。祭祀程序包括:全体肃立、鸣钟、奏乐、敬献祭品、奠酒、敬献花篮、主祭人读祭文。仪式完毕后,全体肃立,向炎帝行礼。至此礼毕。

      炎帝和黄帝同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宝鸡炎帝陵祭典活动以一种文化的典礼“追中华文化之根,缅先祖功业之德”,传播全球华人同根同祖的民族观念,这对于宣扬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情感,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及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的感情交流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炎帝陵祭典已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